文徵明詩、文、書、畫無一不精,人稱“四絕”,其與沈周共創“吳派”...
翰林院中不少才學出眾,成績又出色的人欺負文徵明沒有學歷,以為他是買官進來的,便刁難說:“我們翰林院又不是畫畫的地方,怎麼會有個畫匠在這裡呢...
接下來,就讓我們隨著王珊老師的講解,於作品中領略文徵明的粗、細兩種繪畫風格...
文徵明《真賞齋圖》區域性、八十歲畫作、上海博物館藏與別的少年天才不同,明代大師文徵明,長到七歲時,還不能說話...
至鉤處,有三種情況: 一是頓筆向上鉤出,如[枕]字...
文徵明像人生是一場馬拉松,很多時候需要熬...
吳昌碩、齊白石多次提到是他的學生,一代寫意國畫大師明代吳門畫派畫家陳淳師承文徵明、沈周,開創了文人寫意水墨花卉的先河...
三十年後唐宣宗在為白居易寫的一首詩中說:“童子解吟《長恨》曲,胡兒能唱《琵琶》篇...
其次文大才子提出的迎回“念徽欽既返,此身何屬”與岳飛關係不大(這在當時是政治正確,封建王朝以孝治國,就算宋高宗也不敢明說不迎回老爹,趙構暗地裡不爽後,包括岳飛在內的大臣就不喊了),反而和他老鐵的先人關係很大,他可能就是給老鐵家洗白名譽...
除去藝術才能,唐伯虎固然是人生的失敗者,楊慎、徐渭、文徵明也不能說是成功者,之所以這麼說,是因為他們至少沒有實現自己的理想...
書法市場又有一新作誕生,這件書法作品被拍賣了8165萬元,這件作品的作者是一位來自江蘇的活了90歲的老頭,這位老頭在小的時候,8歲了還不能開口說話,家裡的人都認為他是一位“智障兒童”...
蕭平《吳門四家之大意象》妙冊欣賞明代繪畫,前期浙派,承南宋院畫風格,至沈(周)、文(徵明),繼元人筆墨,開“吳門派”,影響明、清兩代畫壇...
他兼工代寫的用筆風格、細膩而不刻板的書法,每一幅作品都可以說是很美的,縱然還是會有些人不喜歡,但是這也是不可避免的,喜歡的我們可以繼續追崇,不喜歡我們也可以適當欣賞下...
寧王已經一刻都不想在看到唐伯虎,趕緊叫來下人,這瘋子從哪來,就把他送回哪去吧,老子看他鬧心...
仇英是明代技法最全面的畫家之一,與沈周,文徵明和唐寅被後世並稱為“明四家”...
文徵明的學生很多,還有幾位高手沒有參加這次雅集,比如畫花鳥的陳道復和陸治...
清 龔賢 松木竹屋圖清 王建章 《山水圖》此圖以平遠法構圖,畫山水縈映,霧靄迷漫...
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董其昌 濬路馬湖記 區域性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董其昌 濬路馬湖記 區域性董其昌的晚年之作濬路馬湖記,其行書的整齊程度頗似王羲之的書法,文章是為紀念一個叫“路馬湖”的治水工程完工一事而作...
再看網上關於這幅作品的介紹:文徵明《偶適溪樓帖》,楷書,紙本,尺牘,縱29釐米,橫67釐米,藏於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...
總是覺得南潯是文徵明一個人的南潯,即使文人騷客留下多少詞曲,也抵不過他的一句“賴事故人同遊宿,青樽相對散勞愁...